
和解練習
團購羅志仲《和解練習》 還沒到手,已經迫不急待跑到松菸誠品買這本書來看
很喜歡書中的練習三 :
面對現實,長出內在力量
改變自己(P062)
看到這句「長得比較老的青少年」!簡直噴淚啊!
家裏有個「老小孩」尚未完成他的青春期!我們都叫他「小朋友」!哈哈!
叫他「小朋友」!
我的心裡好像比較好過呢!
不是貶低他
而是真的把他當小朋友
才能靠近他、幫助他
這些年還好我的目標是:
改變自己,
不是改變對方。
以前的我很不甘心,
為什麼要改變的是我!
而不是他!
因為終於覺悟要他改變太困難了,
自己改變比較容易吧。
學習了「好奇」
才有理解
才能靠近老小孩
而不是把他推開
以前的我把他推開超多年
實在無法接納
自苦也苦人哪

托勒:「為別人帶來轉化最強而有力的方式,不是強求改變,而是完完全全接納別人現在的樣子。」
小小孩會愈長愈大,
老小孩只會愈長愈小。
老女人牽著老小孩的畫面
也是溫馨,
因為有了真正的接納。
志仲老師說:
「如果我想讓自己在中、老年走得更踏實,就得先完成自己的青春期,成為真正的成人。 」
我想要成為真正的成人。
下半場人生走得更踏實、穩健、內在富足、寧靜、自由。

書摘:
*我們都是青春期未完的成年人?
薩提爾女士的感慨是對的,許多成人只是身體成年了,內在其實還是個青少年,並未長大。可怕的是,成人多半誤以為自己長大了。更可怕的是,當中還有許多人當了父母或老師。
親子、師生之間的衝突,不常是如此嗎?大人並未意識到癥結出在自己身上,青少年自然也不可能發現自己面對的其實不是成熟的大人,而只是一群長得比較老的青少年。

如果大部分的成人都未完成自己的青春期,我和父親也不會是例外吧?因此,實際的圖像是:我家住著一個 70 歲的青少年,以及一個 40 歲的青少年。要 70 歲的人完成他的青春期是非常困難的,只好由 40 歲的這位去完成自己的青春期。
這不僅是為了讓我們的父子關係更和諧,也是為了我自己,如果我想讓自己在中、老年走得更踏實,就得先完成自己的青春期,成為真正的成人。

在這個過程中,崇建給予我許多幫助,只要我卡住了,向他求助,他都會大方與我對話。
而托勒的這段話,對我更是影響深遠:「為別人帶來轉化最強而有力的方式,不是強求改變,而是完完全全接納別人現在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