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選股與賣股方法
之前提過我的選股原則會以預估未來一年殖利率為3%以上的標的為主,當然如果今年的殖利率不到3%,但營收成長率與前四季的盈餘或營業利率來推估未來一年的殖利率可能達到4%以上,則會列入我的選股標的之中。
然而選股是一門大學問,有人喜歡追求買到強勢股的快感,或熱衷追求熱門股,其實我們可以先反過來思考,熱門股是怎麼來的呢?
是股價先漲一波段以後,媒體開始找各種理由,來印證為什麼這些股票會這麼強勢的上漲?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每一年、每一個波段的熱門股是否都是上演同樣的戲碼呢?而我們每一次的套牢是否都是栽在這一些熱門股身上呢?
我在第一篇有提到「價值的重要性」。
當價格高的時候,盈餘成長幅度不如股價的漲幅,就有股價偏高的疑慮。
但媒體不會告訴你這一些,而股價偏向不合理的價位時,什麼時候該選擇放手呢?這是乎該做一些功課才容易做的到。
我也有提過一些該大盤或個股有危機時,該注意的重點有哪些?以後可能還會不斷地重複提。
而基本上賣出的時機:
一是「當初買進的理由消失」。
二是「有更好的選擇標的出現」。
三是「大盤出現系統性風險」時,我們爲了調高現金比例,會把波動幅度較大的股票先淘汰(波動即是風險)。
單就「買進理由消失」這一點就有很多細節要討論:
第一、有可能當初買進時所看到的只是「點」而已。
研究後,發現並非你當初看到的樣子,個人會斷然出場。當然出場時是不需要管買進成本的。
因為有可能有更好的標的物,正在等待你的持有呢⋯
第二、當你追蹤每月營收或每季盈餘時,並沒有你想像中的理想。也可以因此選擇將原標的物轉向。
第三、當股票意外的上漲,到達讓殖利率降至3%以下時。也可選擇減碼或出清。
第四、當股價跌破20日均線(月線),就表示這檔股票的走勢偏弱。
除非它是屬於獨佔型或因爲大盤不佳才被拖累。
也或許基本面藏有「貓膩」,也可以先選擇退出。一般情況,我會再尋找20日均線以上的標的物來投資。
選股是我的日常功課,我有時會看消息面、技術面選股。但最終會以基本面(盈餘成長率與殖利率),作為最後的決定。
但賣出則會用技術面與基本面互相搭配,因為股價有可能提前反應未來。
也有可能同步。
也有可能存純炒作,根本沒有未來。
所以投資不能不慎啊⋯
我發覺有些人的觀念是股票不賣就不算賠,但以會計的觀點來看,這有點「隱匿損失」的嫌疑。當然「自欺」並不犯法,可是真的有些股票有可能是放一輩子也不會回到成本的。
個人一直提醒「做帳的重要性」就是這個原因,每天計算淨值就跟你買賣基金一樣。
你的投資組合就是一個基金組合,然後每天計算報酬率。賺賠「一目瞭然」。
時時刻刻檢討自己,我的績效是贏了大盤?還是輸了?
如果輸大盤?原因在哪?
真的還要花時間、精神去選股嗎?買0050會是比自己選股更好的選擇嗎?